中新社香港2月24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發表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宣布多項新措施紓解民困,包括發放電子消費券、支援求職及失業人士、提供電費補貼等。此間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有關的民生措施既可以幫助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香港市民,亦有助恢復經濟,整體符合社會需求。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了多項“派糖”措施,包括會向每名合資格18歲或以上的香港*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5000元(港幣,下同)的電子消費券;撥款66億元創造約三萬個有時限職位;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寬減薪俸稅及住宅物業差餉、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向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等的相關合資格人士額外發放半個月津貼金額等一次性措施。
對此,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在受訪時指出,整體來看,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對香港的民生問題比較重視,亦推出了相應的紓困措施,雖然力度與去年相比并沒有增加,但考慮到疫情有所緩和等因素,相信市民及各界對這份預算案還是充滿肯定的。而每人5000元電子消費券的推出,更是“一舉兩得”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幫助到受疫情影響的市民,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消費,有助恢復香港的經濟。
黃國還表示,由于香港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的影響,改善民生、促進就業亦是特區政府紓困措施中的重要部分。這方面,創造有時限職位及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等,都是為求職及失業人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有助于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渡過難關。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鄭泳舜對記者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整體符合社會需求,是一份“接地氣”的預算案,電子消費券的發放有助香港社會面對現行的經濟壓力,有關支援求職人士等的措施也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市民,相信會令香港的失業情況有所改善。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香港在過去一年的情況仍然較困難,在這樣的條件下,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基本兼顧到各個方面,整體來看是一份較好的預算案,應會獲得市民采納。對于每名合資格市民將獲發電子消費券,莊太量認為,該項措施的主要目的應是支援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并需要市民配合,由此才會令措施發揮*大效用。
另外,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民生方面還關注建設綠色宜居城市,改善生活環境,包括會預留5億元優化部分郊野公園設施、預留約3億元推行“提升足球場設施五年計劃”等。對此,黃國、鄭泳舜等在受訪時亦表示支持,認為有關措施可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