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拉薩9月28日電 (謝牧)9月28日,“吉彩祥光——浙江自然博物館院藏珊瑚精品展”在西藏牦牛博物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浙江省文物局、拉薩市文化局聯合主辦,浙江自然博物院、西藏牦牛博物館共同承辦。
位于青藏高原南巔邊緣的喜馬拉雅山地區,曾經也是一片汪洋大海,地殼上升讓山脈從海里涌現出來,在喜馬拉雅山陡峭的崖壁上、幽深的山谷里,已經發現許多古海洋動植物化石,其中就包括珊瑚。
在國慶來臨之際,西藏、浙江兩地以珊瑚為媒介,展出來自東海之濱的珊瑚、魚類、貝類等標本200余件,讓西藏人民領略“海洋瑰寶”的千姿百態和科學文化,構建起東海之濱和世界屋脊的友誼之橋,接力續寫浙藏一家親的新篇章。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文化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拉巴旺堆在開幕式上說,博物館作為文化交流和傳播的公共平臺,要不斷拓展和創新發展思路,加強館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舉辦交流展覽,把不同地區的文化、不同特色的展覽傳遞給觀眾,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走出展柜,走近觀眾。
西藏牦牛博物館將和浙江自然博物院一同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文化多元性上密切合作,讓兩地文化相通、相承,實現資源共享和文化深度交流,攜手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交融,促進兩地之間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讓文物活起來,讓展覽動起來,讓博物館聯起來。
據了解,此次展覽精選了浙江自然博物院收藏的200余件珊瑚、貝類等標本,從“認識珊瑚”“珊瑚家族”以及“珊瑚與人類的關系”等三個方面系統闡釋珊瑚這一“海洋瑰寶”的前世,展期至11月12日。(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